我在衢州20年(十五)-从原型走向规范的系统开发

从原型走向规范的系统开发

--我在衢州20年(十五)

90年代初,企业应用计算机的积极性持续高涨。1990年,我们计算机中心承担了衢化电化厂和供销处2个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都是由我负责,这一年我们很忙,我们的企业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从单机简单的应用向着大型和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发展。

1989年初衢化公司电化厂厂长刘奇(后任巨化集团公司总经理、董事长、书记,温州市市长,宁波市委书记,江西省省长,现任江西省委书记)和总工程师胡子丁提出要开发电化厂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从1989年的1月份开始,我们就和电化厂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主管密切接触和讨论。1月16日,我与电化厂计量室的张一鸣(负责计算机应用)初步讨论了电化厂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总体方案、实施步骤、资金和开发子系统等。

1990年2月12日,我们在何孙寅、黄培处长的主持下与电化厂企管科科长高惠素(负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计量室主任程志龙、汪静、张一鸣(后到深圳发展)充分交流讨论了电化厂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规划、方案、资金、开发小组组成、完成时间和成果共享等。

1990年3月13日,电化厂成立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领导小组,由电化厂刘奇厂长担任组长。3月22日计算机中心和电化厂签订合作开发协议。

3月28日我们召开开发小组会议,按照事先讨论的开发设想,我们明确了人员分工和初步工作计划。项目开发组有9个人组成,由我负责管理和协调,成员有胡浩放和宋陶琥负责财务管理子系统;高潮和余翔负责质量管理、供销管理子系统;朱乃昌负责设备管理子系统;秦学礼负责总工程师和厂办子系统;汪静负责计量管理子系统;张一鸣负责档案管理子系统;宋小红负责文档管理。

在这之前,我们就开发电化厂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和调研工作,明确了这次开发要按照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工程规范进行。这之前我们开发的各种企业管理软件都是相对独立的小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要实现企业信息的高度统一和信息的共享,开发的各个子系统相对独立,又能实现信息的共享,这对我们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我要做的就是要统一大家思想,指导学习规范,指定工作计划和按时间节点完成相应的任务。这之前我们都没有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也没有学习过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工程规范,我们能做的就是组织学习和掌握开发的工程规范。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的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拓展和维护的系统。其管理信息由信息的采集、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储存、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维护和信息的使用六个方面组成。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四个标准:确定的信息需求、信息的可采集与可加工、可以通过程序为管理人员提供有用信息和对信息进行管理。

目标明确,标准要求高,实现难度大。

当年我们能找到的教科书是浙江大学管理工程系王燮臣编写的《管理信息系统》(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年2月出版)。中国磁记录设备公司钱基广(总工程师)等编写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工程规范及其说明》(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年1月,第一版)这本规范也是浙江省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广的标准,这2本书我们一次就各买了30本,相关人员每人1本,不懂就先学起来,就有关知识我还去浙江大学向王燮臣副教授请教。我多次在相关的技术学术会议上听过钱基广先生关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工程规范》的报告和讲座,并与他建立了联系,向他请教,他出版的“工程规范”是在自销,我们购买工程规范都要和他联系。另外我们还收集到了1989年12月国家体改委经济管理研究所编制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规范(草案)》。这3种文献是我们学习和参考、遵循的技术规范。

当年的衢化电化厂的各项管理工作都走在前面,已经是国家一级计量企业,档案管理也通过了国家一级档案管理验收,所以我们前期的初步调查的任务非常重,需要通过开会、座谈和分析,了解各级管理人员对要开发系统的需求和期望实现的功能。

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制定开发工作计划,提出规范要求,督促按时间节点完成计划,协调计算机中心和电化厂各部门,我承担的子系统还要按质按时间节点完成,统筹完成“初步调查与可行性分析报告”和“系统分析报告”,任务很重。

这之前,我们派出朱乃昌、高潮、汪静和张一鸣等开发人员,到上海天源化工厂、上海电化厂、上海吴泾化工厂、杭州都锦生丝织厂和民生制药厂等企业调研,了解这些企业在开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经验和使用情况,供我们在开发中借鉴。

为了使系统开发能顺利进行,电化厂刘奇厂长在4月18日主持召开了电化厂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工作会议,电化厂副厂长葛桂生,总工程师胡子丁,各科室、部门负责人,开发组全体人员和各部门配合开发人员40多人参加。刘奇厂长要求各科室要密切配合,要学习新知识,更新观念,工作要有计划,工作列入经济责任制考核,要克服困难,按计划完成开发任务,厂长的表态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葛桂生副厂长认为我们计算机中心在PVC和PVDC控制项目合作开发的较成功,是最可靠的开发力量,要充分地信任,各管理部门要做好配合,把耽搁的时间抢回来。

4月19日我们为电化厂举办了技术讲座,我讲了“开发过程和方法”,高潮讲了“业务流程图的画法”,汪静讲了“调查表的填写”等,有各科室负责人和相关人员30人参加了学习。

1990年6月19-20日浙江省石化系统厂长经理信息管理学习班在衢化举办,有浙江省石化系统的12家重点企业的厂长经理参加学习,钱基广高级工程师主讲“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规范。这次学习班由我们计算机中心负责会务等具体事务,计算机中心的开发人员也到会听讲学习。

经过大家的努力,1990年的6月初,由我执笔完成了1万3千多字的“QECF-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y Electronic Chemical Factory of Quzhou Chemical Corporation,衢州化学工业公司电化厂管理信息系统)初步调查与可行性分析报告”。从组织管理的可行性、技术的可行性、系统经济效益估算、系统开发费用估算等进行了分析,报告提交电化厂管理信息系统领导小组审批。

1990年7月20日左右,由我执笔,开发组全体人员共同完成了4万8千多字的QECF-MIS系统分析报告,其中报告的业务流程图(TFD)、信息关联图(IRD)和数据流程图(DFD)等A8的图纸有89张。

1990年8月23-25日由浙江省石化厅在衢化公司组织召开了电化厂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报告评审会。参加评审的专家有钱基广高级工程师(组长)、周金琪副教授,浙江财经学院(现浙江财经大学)计算机系副主任、徐福庆高级工程师,浙江经济信息中心副主任、曹润生副教授,浙江大学、王燮臣副教授,浙江大学、汪日康教授,杭州电子工学院(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系、李国英高级工程师,衢州化学工业公司总工程师和浙江省石化厅科技处蔡新。

系统分析报告评审通过后,我们又开始了计算机系统的选型调研,1990年11月26日,我、朱乃昌、高潮、汪静和张一鸣向刘奇厂长,胡子丁总工程师汇报我们调研、选型、购买计算机服务器的工作的建议。当年的Novell网络技术不够成熟,我们选择了Compaq公司的System pro 服务器(80486cpu)的集中控制的多用户系统的方案, UNIX操作系统和ORACLE数据库。

1990年的5月,我们还和衢化供销处签订了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协议。10月16-17日供销处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报告通过了评审。专家有王光明副教授(专家组组长),杭州商学院(现浙江工商大学)副院长、李良才副教授,浙江财经学院(现浙江财经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周鸿年副教授,杭州电子工学院(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主任、王光铸教授,浙江工学院(现浙江工业大学)经管系主任、徐华生高级工程师,浙江经济信息中心总工程师、董士杰高级经济师,衢州化学工业公司总经济师和鲁惠明高级经济师,浙江省石化厅副厅长。

这之后我们计算机中心先后开发完成了衢化公司《锦纶厂管理信息系统》、《设备材料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进出口公司管理系统》和制药厂、铝厂、热电厂等经营管理信息。

我们计算机中心完成的衢化职工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使职工医院实现了从办公自动化、经济责任制考核、药品的进入库管理到门诊挂号、划价、收费、住院及医嘱管理的全过程,全面有效的提高了职工医院的管理水平。衢化公司五万职工和家属的医疗保险系统投入使用,实现了职工刷卡看病,自动收费的医疗管理系统。

我通过学习和实践,较好的掌握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全过程和方法,我全面地总结了从1990年-1993年开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实践和经验,撰写了 “大中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与实践”、“大中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及技术”和“大中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践”3篇文章,约2万3千多字,发表在《中国计算机报》1994年1月18日第77-83版,其中第2和3的2篇文章还在1991年11月的浙江省自动化学会年会和1992年11月的浙江省计算机学会年会上交流。

我们中国语言丰富且具有意语,成语“规矩绳墨”指的是我们作任何事都要遵守标准,“规、矩、绳、墨”是我国木工常用的四种工具,没有这些工具,木工就不可能做成任何有用的东西。我们做好任何一件事都要讲规矩,从事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的人更要遵守标准和规范,“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2020.9.14农历庚子年七月二十七记于杭州

注:封面照片选自网络。

返回
顶部